中国梦——美丽中国

长图百科 | 跟着课文游中国:走进敦煌,穿越千年

发布时间:2024-03-29 09:27:43    浏览次数:3




走进敦煌

穿越千年

图片


图片

去见敦煌,去爱敦煌,去守护敦煌。

因为在敦煌,美和历史与我们近在咫尺。



有人说:“人这一生,一定要去一次敦煌。看莫高窟的信仰,看看沙与泉的和谐共生,看看玉门关的春分不度,看看曾经的盛唐”。这里不仅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领略到自然风光的壮美奇特。

敦煌之美,融历史之厚重与自然之瑰丽。作为丝绸之路的明珠,敦煌汇聚了东西方文化精髓,莫高窟壁画与雕塑尽显中华文明之博大。鸣沙山与月牙泉相映成趣,沙泉共舞,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每一次走进它,都仿佛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让人沉醉于那千年的历史沉淀与文化的熏陶之中。

图片

# 课文回顾

/《莫高窟》节选/

图片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图片

# 城市名片

/甘肃▪敦煌/

图片

别称:阳关

美誉:东方艺术宝库、墙壁上的博物馆

位置:甘肃西北部

名人:班超、吴洪辩、仓慈、宋繇、曹全、索靖、侯瑾......

景点: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阳关......

美食:驴肉黄面、泡儿油糕、酿皮子、手工臊子面、胡杨焖饼......

历史档案:

敦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党河和疏勒河下游最大的绿洲上,为 “丝绸之路”西出玉门关和阳关的主要门户。

敦煌自西汉武帝元鼎六年设置敦煌郡起,便开始了其历史长河。经过多个朝代的更迭,敦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有显著发展。汉魏之际,敦煌因战乱相对较少而吸引大量人口西迁,经济繁荣,成为五凉文化中心。莫高窟的营建也始于此时。隋唐时期,敦煌进入兴盛期,但随后陷于吐蕃,后由张议潮起义重归唐王朝,形成归义军时期。宋夏之际,敦煌为西夏所占。元明清时期,敦煌历经多次建置变迁,最终于1987年设立敦煌市。敦煌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

# 魅力敦煌

一梦入敦煌,一眼望千年


莫高窟

图片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地处莫高镇而得名。它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之一。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一千六百米。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彩塑佛像等造型2100多身。石窟大小不等,塑像高矮不一,大的雄伟浑厚,小的精巧玲珑,其造诣之精深,想象之丰富,是十分惊人的。 


鸣沙山月牙泉

图片
图片

鸣沙山位于敦煌市南郊七公里处。古代称神沙山、沙角山。沙丘下面有潮湿的沙土层,风吹沙粒振动,声响可引起沙土层共鸣,故名。据史书记载,在天气晴朗时,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犹如奏乐。这是大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奇观,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月牙泉位于在鸣沙山下,古称沙井,俗名药泉,月牙泉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陈运和诗赞:“月牙泉是鸣沙山的逗点,鸣沙山是月牙泉的余音。”于是沙漠之中诞生了绝妙的交响,一沙一泉,相互映衬,共谱和谐。


敦煌古城

图片

敦煌古城位于敦煌市至阳关公路的南侧大漠戈壁。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情,城开东、西、南三门,城楼高耸。城内由高昌、敦煌、甘州、兴庆和汴梁五条主要街道组成,街道两边配以佛庙、当铺、货栈、酒肆、住宅等。敦煌古城再现了唐宋时期西北重镇敦煌的雄姿,被称为中国西部建筑艺术的博物馆,这里已先后为《敦煌》《大敦煌》《神探狄仁杰》《成吉思汗》等一百多部中外影视片拍摄提供了场景,为西北最完整的影视拍摄基地。 


阳关

图片

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外的阳关镇境内,为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两关之一,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西部边境之门户。唐代诗人王维的赠别之作“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使阳关名扬千古。

图片

# 敦煌美食

一座城市的味道


驴肉黄面


图片

“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是在敦煌美食界非常流行的一句话。作为八大怪之一的驴肉黄面,可是离开敦煌就找不到的美味!

黄面也是一种麦面制品,它细如龙须,长如金线,柔韧耐拉。煮熟后,调汤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别具风味。制作黄面的工艺极其讲究,操作也非常不易。拉面师傅时而要将面拉成长条,时而旋转拧成麻花状,将一团七八斤的面团拉成一把细如粉丝的面条。下锅煮熟的黄面色泽黄亮,趁热拌菜食之,吃起来开胃去腻,清热解烦。

胡杨焖饼


图片

古代敦煌为少数民族游牧之地,人们统称他们为“胡人”。隋唐以来汉文化和胡文化相融合,胡杨焖饼成为敦煌饮食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以胡人的膳食习俗做法而演变得名,煮羊肉和面饼的焖炖相煎,羊肉绵软,面片入味,实属一道敦煌美食,是敦煌特有的民间小吃。

据说,焖饼子也是敦煌老丈人接待女婿最好的菜,第一次上门,如果老丈人招待你吃“焖饼子”,那这门亲事基本就算成了。

羊肉粉汤


图片

羊肉粉汤是敦煌传统小吃,羊肉的选用精心讲究,必须是本地饲养的且膘肥体壮的羯羊。食用时,先将骨汤兑水,放人调料煮沸,再将熟肉切成薄片与切成块的凉粉盛人碗中,舀入沸汤,上面撒上香菜末、韭菜和葱、辣椒末等。观之红黄绿白,香味扑鼻,食之香辣爽口,肥而不腻。有滋补、发热、祛寒之效。

泡儿油糕


图片

泡儿油糕,由面粉搭配食糖、猪油、桃仁、芝麻、玫瑰、豆沙等制成。因其色泽黄亮,表层酥软,又结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故而得名。制作时需用猪油和水烫面,加上炸制过程中适宜的温度和恰当的火候,油糕才能膨松起泡,形成表层脆酥似飞絮,内里香甜如糯糖的特色,吃起来酥松香甜,入口即化,是市民游客首选的敦煌风味小吃。

图片

# 《我心归处是敦煌》

图片
图片
图片

她是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她是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却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光阴,守护着荒野大漠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她却说,我其实也想过离开。然而,在每一个荆天棘地的人生路口,她都选择了——坚守。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首度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

图片

敦煌,这个名字似乎蕴藏着千年的历史与秘密,如同一块神秘的石碑,镌刻着无尽的过往。每一次提及它,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无法言说的情感,那是对古老文明的敬畏,也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



-END-



图片
图片
图片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