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美丽中国

中国梦---美丽中国 非遗小课堂之西部篇

发布时间:2022-06-24 08:47:36    浏览次数:216

图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部

非遗小课堂


图片


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太多文化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每一项非遗手艺都历经岁月沧桑,在传承人手中薪火相传,不断散发新的生命力。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坚守匠心的非遗传承人们,那些巧夺天工的技艺才得以走过千万时光,不被岁月蒙尘。

本期非遗小课堂带您深入了解西部地区“非遗”的文化底蕴,畅游“非遗”世界,感受“非遗”之美。





图片
图片


1

扎染技艺


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和蜡缬、夹缬一起被称中国古代三大印染技术。扎染是指将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

在2006年,扎染技艺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州布依族扎染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工艺,贵州布依族扎染以自己独特的视觉传递着审美意识,体现了布依族人民的智慧和审美观念。布依族先民自古就会纺花、织布,他们自种棉花、自栽蓝靛,自给自足,织出的土布有白土布、青兰土布、大小花格土布、笆折布、反纱布等,然后再运用传统的扎染技艺制作各式各样的衣物以及工艺品等作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2

分水油纸伞


分水油纸伞是四川泸州的汉族民间工艺品。泸州市分水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2008年,泸州分水油纸伞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是目前油纸伞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片


图片

清光绪八年壬午(1882年)《泸县志·卷第三》载:"泸制(桐油)纸伞,颇为有名。城厢业此者二十余家。崇义分水岭亦多此者,而已分水岭所致最佳。近有美美,工作益精巧。"由此可见,至少在清代,分水油纸伞已在泸州城乡广泛运用,且其制作工匠之多,工艺水平之高,使用者之众,却是有案可稽的。


图片




图片


3

木卡姆艺术


它是流传于新疆各地的木卡姆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包含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十二木卡姆是其中的主要代表,它是由12部木卡姆组成的大型套曲,全部演唱完大约需要24小时。


图片

它的唱词内容丰富,包括哲人箴言、先辈告诫、乡村俚语、民间故事,既有民间歌谣,又有文人诗作;它的音乐形态多样,拥有多种音律、调式、节奏;伴奏乐器也很多,萨塔尔、都塔尔、弹布尔、热瓦普、手鼓、唢呐、扬琴……都在表演中彰显着独特的风韵和强烈的感染力。


图片




图片


4

雪顿节


传说,在西藏高原每年夏季六、七月,天气暖和,百虫惊蛰,出土活动。藏传佛教格鲁派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日至七月三十日之间,不准僧人出寺活动。每当到这个时候,当地的平民百姓都要取出酸奶向寺院里的僧人供奉。同时在哲蚌寺举行欢庆节,演出藏戏,逐渐有了“哲蚌雪顿”之名。五世达赖移居布达拉宫后,除规定每年藏历举行“哲蚌雪顿”的头一天在哲蚌寺首演外,又规定第二天到布达拉宫演出,然后在拉萨和西藏各地巡回演出。

18世纪后期,罗布林卡建成后,成为达赖的夏宫。公元1913年依照第十三世达赖的决定,每年“哲蚌雪顿”都要在罗布林卡首演,同时允许平民百姓进入观看演出。相沿下来,就形成了群众性的娱乐活动,雪顿节也由此得名而传承至今。


图片


图片




图片


5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传统民俗舞蹈。

安塞腰鼓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图片

安塞腰鼓由来已久,本是古代军旅以增军中士气及传递情报所用,这里是用来表达胜利的欢呼和丰收的喜悦。颇密的击鼓声,强悍的步伐,变幻的阵势,雄壮的呐喊,尽现男子阳刚之美,在国际上极富盛名。


图片




图片


6

河湟皮影戏


据《大通县志》记载,皮影戏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传入青海。而据青海皮影艺人刘文泰讲述,河湟皮影戏是清代乾隆时期由陕西传来的。而据互助县红崖子沟下寨张氏灯影剧团的皮影艺人张占保介绍,他家的影箱是由其祖父辈传下来的。

由此从艺人的师承关系代际推算,河湟皮影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代时期。至于哪种说法更为确切,尚无定论。虽然说法各异,但归纳起来,河湟皮影戏最晚也是从明末清初传入青海河湟地区,并与河湟当地的方言、习俗、审美文化等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河湟地方文化特色的河湟皮影戏。


图片


图片




图片



处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要好好保护和传承我们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让祖国的非遗文化得到普及的同时,走向世界。

请用眼去看
用耳去听
用心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