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中国服饰

发布时间:2020-04-20 09:47:28    浏览次数:108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批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

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侵透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方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早期,服装式样变异甚少,民间仍然是长袍马褂为男子服饰;女子则上袄下裙。之后,商业贸易日渐昌盛,洋货大量倾入,羽纱、呢绒、洋绸、花布等充斥市场,使传统的服饰穿着有所变动。外国衣料因价廉渐为人所欢迎,费工费时,工艺考究的滚、镶、嵌、绣等传统手工艺渐渐为衰落,西方缝纫方式开始流行起来。从20世纪20年代至四十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二十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以来束胸驼背的旧貌,让女性体态与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大功。青布旗袍最为当时的女学生所欢迎,一时不胫而走,全国仿效,几乎成了二十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

“人靠衣裳,马靠鞍”这是古人对服饰作用最通俗最贴切的赞誉,中国服饰从古至今无论是设计制作,还是材料选择,都包含对自然的敬重、对生命的赞美,体现了不同时期国人的审美取向。从峨冠博带的古典衣装,到英姿飒爽的修身衣着,浓艳与素雅间,表现出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审美诉求。中国少数民族色彩斑斓服饰更是一抹火辣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