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美丽中国

中国梦---美丽中国 非遗小课堂之华南地区篇

发布时间:2022-07-08 15:09:26    浏览次数:141

图片





非遗小课堂

华南地区篇



图片
图片

任何一座城市都有能表达其生活方式、精神特征和文化内涵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就是这座城市的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一个分支,是一座城市自己的“文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华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畅游“非遗”世界,感受“非遗”之美。


图片



 椰雕

图片
图片
海南椰雕历史渊源悠久。最初利用椰壳的,应是海南岛最早的先民黎族人。黎族先民很早就会制陶器和独木舟,但相比复杂的制陶技术,荒野里随手可得的椰壳耐酸耐碱,做成容器,可能更加简单而随性。
明、清两代时,椰雕常被官吏作为珍品进贡朝廷,所以它又有“天南贡品”的雅号。
历代椰雕艺人使椰雕技艺日臻完美,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的工艺品。



恭城油茶

图片
图片
油茶,茶味浓厚,微涩微辣,独特口感开启无数人的味蕾新世界。油茶可以尝出往昔,品出故事,它们是广西文化的延续、技艺的传承。
恭城油茶始于唐代,距今1000多年,以鲜活的姿态风靡各地。它保留了流淌在中华文化中的仪式感,是广西传统名吃,亦是广西非遗美食。茶俗(瑶族油茶习俗)在2020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浸泡后的谷雨茶叶为主料,它与姜蒜、香菜梗、花生接受茶锤的反复捶碾,油炒、捶打、沸腾、过滤。
火候、力度、用量,都是让油茶的好喝的关键。制作过程大约10分钟,茶汤过筛,植物的本香本味肆意飘散,纯手工油茶就此诞生,诱人十足。



饮早茶

图片
图片
广府饮茶习俗,是指产生、发展并流行于广府地区,并辐射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区和海外广府文化区的一系列以饮早茶为核心的生活习俗。随着清咸丰同治年间现代茶楼前身“一厘馆”“二厘馆”的出现,广府饮茶习俗渐成风气。人们上茶楼饮茶,配以点心,丰则美点香糕,简则“一盅两件”。
目前广府饮茶习俗依旧兴盛,有名的茶楼有广州酒家、泮溪酒家、陶陶居、莲香楼等,茶点品种已达上千种。此外,还形成问位点茶、斟茶礼节、行“叩茶礼”、揭盖续水、点心单盖印等茶礼及习俗。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图片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中国于唐代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宋以后在海船中被普遍采用,水密隔舱技术宋以后在海船中被普遍采用,部分内河船也有采用。早在13世纪末就由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介绍到西方,500年后的1795年,英国海军总工程师塞缪尔·本瑟姆将军受英国皇家海军的委托,第一次采用中国人首创的水密隔舱技术建造新型军舰。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航海史的重大贡献。
至今此项技术发明仍是船舶设计中重要的结构形式,泉州沿海地区尚保留有这种传统的水密隔舱造船技术,对人类航海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9月捆绑为《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芦笙舞

图片
图片
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堂"等,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主要流布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等地的苗、侗、布依、水、仡佬、壮、瑶等民族聚居区,是南方少数民族最喜爱、分布最广泛的一种民间舞蹈。芦笙舞大多在年节、集会、庆贺等喜庆时刻表演,主要有自娱、竞技、礼仪三种类型。2006年,苗族芦笙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尾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处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要好好保护和传承我们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让祖国的非遗文化得到普及的同时,走向世界。请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心去感受。


图片